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栏目报告

国际关系学院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24-12-05


国际关系学院

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国际关系学院

202411



国际关系学院

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第一部分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重点大学,建校7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方针,秉承“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以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核心,坚持“要求高、专而精”的办学理念,坚持“提前录取、招生面试”的招录政策,不断创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在国家安全、国际问题等领域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大学,现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全学段学历教育资质和学位授予权。

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卓越人才。其中,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熟知对象国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概况,掌握扎实的外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思辨创新的能力,能够胜任政法系统、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等各种业务管理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社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道德修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胜任政法系统、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理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宽学科专业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成果,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023-2024学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国际关系学院高度重视师生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始终把政治建校摆在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深入贯彻上级部门和北京市教委的各项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部服务”的职能定位,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本科教学在学校的基础地位,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学校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确保学校始终是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2023-2024学年我校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行政管理、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11个专业。当年无停招专业,新增专业为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除PPE新招专业外,10个原有本科招生专业已全部获批双万计划,其中,国际政治、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法语和日语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空间安全、传播学、行政管理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外,2023年申报新增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和新文科“海外利益安全”两个专业,于2024年开展首次招生。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在学科专业布局、专业革新、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推进新文科、新工科专业建设。支持以外语+”“专业+”和创新实验班等模式开展国际组织、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经贸等复合型人才培养,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发挥国际关系和外语教学特色,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教学建设,开展以美国研究、日本研究、非洲研究为主,兼顾其它重要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探索;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开展阿拉伯语、韩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教学,形成校研企一体化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优秀案例。

三、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源质量情况

2024年,我校本科招生计划560人,较2023年增加60人,招生省份较2023年增加5个,首次实现招生省市全覆盖。实际录取560人,全额完成招生计划。

本年度,我校在8个省市开展了本科招生面试,共210名新生通过面试录取,占录取总数的38%。新生中,男生281人,女生279人,基本保持了1:1的招生比例,农村生源62人,占11%。新生来自1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生源53人,占9.4%2024年首次调整政治面貌要求,录取共青团员386人,占69%。截至91日,实际报到553人,7人选择出国或复读。

我校2024年录取生源质量基本稳定。从提前批录取分数和录取排位上看,全国录取分数平稳发展。在原录取的25个省(市、区)中:文史/历史类全国平均排位2.56%20232.6%,小幅上涨);理工/物理类全国平均排位5.69%20235.84%,小幅上涨)。综合改革类6省(市)平均排位11.72%202311.37%,总体下降0.35%,其中上海排位30.92%,下降6.35%,其他省市基本平稳)。新增的5个省(区)中,文史/历史类平均排位4.48%(低于其他省市1.92%, 理工/物理类平均排位5.55%(高于其他省市0.14%),海南为综合改革,排位4.35%(高于其他综合改革省市7.37%)。

第二部分 师资及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快高水平师资引进和培育,力争教师队伍规模稳中有升,着力打造特色行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培育和梯队建设。

2023-2024学年我校授课教师中专任教师179人,其中正高级34人、副高级82人,具有博士学位 153人; 校内其他职务兼课人员12人,外聘教师20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1830人,本科生生师比9.311

全校及分专业的生师比列表如下

(分专业生师比=分专业在校本科生数/分专业教师总数)

(分专业教师总数=分专业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全校

本科生数

教师数

生师比

全校

1830

196.5

本校179

9.31

外聘17.5

国际政治

274

17.5

15.66

公共管理系

行政管理

203


14.5


16.28

政经哲

33

传播学

243

15

16.20

国际经济与贸易

244

16

15.25

英语

169

38.5

4.39

日语

82

12

6.84

法语

81

11

7.36

法学

251

19.5

12.87

网络空间

安全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91

21.5

11.63

网络空间

安全

14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9

国家安全教育学院

0

1

0

马克思主义学院

0

11

0

体美部

0

13

0

心理服务中心

0

6

0

(注:对于按专业类招生或未将教师分到专业的学校专业,分专业生师比暂时按照所在专业类生师比计算。)

(一)本科课程主讲教师情况

我校学分制方案由通识教育、专业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组成。2023-2024学年,我校开设课程总门数为613门,其中选修课程271门,双语课程13门,夏季学期纯外语课程10门。学校结合教授的学术专长与研究方向,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为本科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在学校聘期文件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考核规定中均明确规定教授须为本科生授课,确定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最低时数标准,确保本科生能够直接受益于教授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知识。全校具有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34人,2023-2024学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32人,占教授总数的94.12%其中,教授讲授本科课程108门次,占学年总计开课891门次的12.12%。各院系教授授课占本院系总开课门次比重如下:公管系38门,占66.67%;国经系12门,占30.77%;文传系12门,占27.90%;国政系9门,占16.36%;法学院9门,占16.36%;网络空间安全学院14门,占14.58%;外语学院35门,11.50%;体育课8门,占9.41%;通识素养课6门,占6.32%

另外,学校聘请为本科生授课校外教师20人,其中正高级7人、副高级7人;为本科生授课行业导师(指聘请是校外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无教师资格证但是协助教学工作的高技能人才)11人,其中正高级1人,副高级1人。

我校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导向,根据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和发展潜能,稳步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为本科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持。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2023-2024学年获省部级教学类评比奖项的教师8人。

(二)教师发展与服务

学校党委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多渠道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高层次人才选聘,引入大批急需优秀青年教师,教师队伍得到有效补充,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加速建设。截至2023-2024学年,学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1人,部级优秀教师3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4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11个。

1、重视思想政治及业务培训,护航教师职业发展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教育部、北京市、知名高校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全员政治轮训、师德学习教育在线培训和新入职教师专项培训,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学习教材,定期编发最新理论学习辅导材料。2023-2024学年,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多形式多领域教师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培训18次,参训500余人次,包括:“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系列师资培训活动(第一期)、2024年教师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研修班等,多次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培训,实现理论学习干部骨干引领,全员覆盖,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库,在校园内网开设本科教育教学、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培训发展三个版块,汇集视频资源317个;开展教学比赛、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育人先进评选,促进教育教学和育人能力提升,特别是进一步提升培训层次质量,近两年连续举办高层次“教师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研修班”,取得良好效果。

2、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一是以基层教学组织为抓手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制定《国际关系学院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教研室组织结构和教研室主任职责,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创新型教研室建设发展,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等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助力教师成长。坚持以新理念、新技术推动教师教学发展内涵提质,全校形成关注教师教学发展的良好氛围。除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参赛教师赛前辅导等专项活动外,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思想政治和各项业务能力培训,内容涉及本科专业建设、虚拟教研室建设、思政课教改与创新等,对专业教师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做到全覆盖。

设有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100%,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教师的比例100%

3、统筹谋划多路并进,推动教师能力全面提升

一是强化教学实绩在教师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持续完善人才成长发展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多元激励和评价体系,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职称评审工作中,重点参考参评教师教育教学成果,提升教学实绩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促进教师评价体系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推动教师能力全面发展。由基层教学组织牵头开展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发展。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梳理修订规章制度,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强化质量建设,推进改革创新。

4、实行教师分类管理,努力扩展教师发展空间

一是根据聘期相关管理文件,我校专任教师分为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教学为主型三类,根据不同类型设置差异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既尊重教师个人的选择权,也充分发挥教师专长,通过以岗聘任和分类评价的方式扩展教师发展空间,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二是通过改革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各项要求,坚持“破五唯、立新标”,着力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尤其是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人才项目申报、评奖评优的首要标准,树牢教书育人共识。

5、组织教学优秀评选,加强教学成果评估

为进一步夯实教育教学中心地位,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与改革创新的积极性,2023-2024学年我校组织校内教师开展了各类教学比赛和评选,包括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教学团队及教管人员评比、最受本科生欢迎教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质本科课程及教材课件等评选活动等。经校级评选推荐参加市级、国家级评选,2023-2024学年,我校获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类B组)二三等奖各一名,第五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集中展示交流活动一二等奖各一名,2024年第四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一名,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三名等等。

二、教学条件

近年来,学校对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将经费重点向教学一线倾斜,持续改善教学条件,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完成全新数字校园网门户、网上一站式服务办事大厅等各类应用系统,建有先进的网络系统和智慧教学系统,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纸质和电子资源丰富,生活和运动设施设备齐全,校园环境精致优雅,学校生均占有资源与国内同规模高校相比具有优势。

2023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共计:1623.71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708.48万元,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总值43.33万元,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总值7.72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31.01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00.27万元。

学校占地面积13.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1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为42095.57平方米,其中包括智慧教室47间、计算机实验室3间、语言实验室6间、多功能放映厅5间、新闻发布厅1间、同传教室2间、虚拟仿真实验室1间、创新实验室2间,均配置部署智能化教学平台。安装了智慧黑板、智慧白板、电子触屏等,将教学装备的前沿应用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为教学教改提供助力。

我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925平方米,自习座位650个,藏书55万册,报刊400种,在线数据库70个。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人大复印资料报刊全文数据库、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各国国家安全相关电子期刊库、宝船外国国家安全数字图书馆、WestlawLexis AdvanceTaylor & Francis 期刊数据库、EBSCO平台、DG(德古意特)电子图书、Cairn法语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Airitilibrary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等。总经费818万元 (电子资源611万元,纸质207万元),保有电子图书1,869,003册、电子期刊158,520种,生均纸质图书196册。信息资源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人大复印资料报刊全文数据库等。学校实施了智慧图书馆改造工程,建成国家安全主题馆,打通优质知识产品服务师生读者的网上通路,支撑我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2023-2024学年,我校图书馆为有效服务国家安全学教学科研建设了国家安全主题图书馆,合理统筹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建设,提高了图书资源服务水平,改善了师生用馆体验。本学年共受理到馆咨询800余人次、电话咨询1800余人次,为本校师生查询、传递文献资料5万余篇,通过学科文献服务群吸纳读者1000余人。图书馆通过公众号“国关书苑”定期推送各种通知、活动、新闻、影讯、服务等公众号消息160篇,迄今关注人数为6190人,公众号后台关注人数持续增加,成为图书馆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窗口,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影响力。图书馆努力开展特色资源建设工作:一是启动“国关文库”建设,文库建设是2024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了“国关文库”章程,积极征集、梳理我院师生成果,努力开展补藏工作,并举办“国关文库——国家安全学成果展”,彰显前贤,砥砺后学。二是开展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工作,实现主题馆纸质阅览与电子借阅双通道,并进行主题馆电子书元数据编目著录工作,将数字化图书全部纳入国家安全特色数据库中。三是国家安全主题馆分类法投入实际应用,召开专家论证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主题馆分类法。据此,对主题馆图书重新分类标引,实现了从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方向进行馆藏文献深度组织和揭示,助力上级机关及我校研究和业务工作开展。此外,继续倾力打造“坡上读书汇”国关阅读品牌,新设悦读、荐读、善读三个读书小组,共开展不同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 30余次,开拓师生荐读和阅读方法栏目,推动学生形成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的良好校园风。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一)专业建设

1 、对接国家战略,优化调整专业布局

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国家安全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宽口径培养为导向,升级优势专业、布局新兴专业,探索开展专业交叉融合建设的新实践,提升新时代服务国家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及时做好专业“调停转增”,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2020年申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年开始招生),2022年申报“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2023年开始招生),2023年申报“海外利益安全”和“人工智能”两个新专业(2024年开始招生)。

2 、提升专业内涵,推动专业交叉融合

一是不断夯实优势专业建设水平。10个本科招生专业进入“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其中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实现了除新设专业外的一流本科专业全覆盖。2023年我校成功入选北京市“双一流”建设培育高校,国家安全学入选北京市国家安全一级学科培育学科。

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涉外人才专业建设。2013年设立大学英语创新实验班并于2018年升级为公共外语创新实验班,2022年设立涉外法治实验班,2023年法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基地”之一,2024年引入涉外法治微专业,助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三是持续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发展。在遵循专业建设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推进人工智能+、工+文、专业+外语等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本科教育创新发展。

3、积极创新培养模式,打造“主辅微”培养体

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辅修专业和微专业项目。面向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辅修专业,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西班牙语辅修专业。先后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和“涉外法治”等微专业项目,不断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

加速推进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改革,制定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启动一系列新专业申报和预备案工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校研究特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通识课程及实践育人环节。

我校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践学分及选修课学分统计表

专业名称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国际政治专业

23.13%

28.9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1%

25.7%

英语专业

22%

51.19%

日语专业

28.26%

35.78%

法语专业

18%

14.4%

传播学专业

21 %

22.89%

法学专业

29%(涉外法治方向30%)

23.12%(涉外法治方向19.38%)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9%

17.34%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28%

18.02%

行政管理专业

26%

31.65%

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24%

29.11%

(二)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 2023-2024学年,我校开设课程总门数为613门。开设选修课程271门,占课程总数的44.2%;开设双语课程13门,占课程总数的2.12%,国际化夏季小学期课程10门,占总课程门数1.63%

1、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开展示范课程评选

一是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学校强化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严格执行《全面推进国际关系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按照本科课程思政建设院系管理评价标准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价标准,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教学全过程。开展全体教师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组织教师讲坛活动,编撰课程思政论文集,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思政示范课程评选工作。截止到20248月,共组织开展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5门课程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安全法学》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上线“新华网”国家课程思政展示平台,23名教师和3个团队获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健全院级课程思政育人体系,4个院系获评课程思政示范单位。另外累计制作发布微课和说课示范视频33个。

2、深耕细作强实效,聚焦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理念

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国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设立专门章节讲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该课程由4位老师分班负责讲授,期间5位校领导分别集中讲座;《习近平外交思想》混合式课程正式上线智慧树平台并逐步探索对外推广。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形势与政策》系列课程采取思政课教师“主导讲”、学校领导“亲自讲”、专家学者“巡回讲”的多元育人新格局,让思政课教学由“独唱”变“合唱”;组织我校国家安全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制作《国家安全离你有多近—总体国家安全观系列公开课》,受到国内各类媒体平台高度关注和传播,在腾讯视频平台曝光量达810万次。

3、推出特色课程创品牌,聚焦实践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以“忠诚”教育为核心,着力打造国关特色“平视世界”系列讲座思政课程,聘请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驻外专家学者入校讲座,2023-2024学年共举办10期。成功开设全部“四史”类选择性必修课程,每学期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总体设计的与时俱进,创新性设置《隐蔽战线斗争史》等系列选修课程,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例如,《国家安全教育》以小组展示、微剧本排演等形式,有机融合“教、学、乐”,打造和推广教学品牌;《中共党史》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学生的学习感悟,使学生更好地厚植家国情怀。

4、 努力搭建数字场景,科技赋能课堂教学

持续加强教育数字化建设,推动传统课堂教学转型升级,通过数字校园、在线课程、智慧教室等建设,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环境数字化;建成本研一体化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并配置了外研云、智慧云等专属云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的智能型教学新环境,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行使用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充分挖掘其AI智能功能并广泛运用到师生课堂中,包括智能签到、课堂互动、智能一键出题、智能作业批改和答疑等,不断拓展智能教学应用场景;不断加强课程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人工智能导论》和《政府绩效管理》等课程完成知识图谱建设并投入教学使用。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严格审核教材选用

我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立起课程建设新标杆,注意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加强教材审查和选用工作,持续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选用工作,所有具有“马工程”教材的课程均已选用指定教材。根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的相关文件要求及我校教材工作安排,我校出台并严格执行《国际关系学院教材管理办法》,强化教材的编审选用管理,提升教材建设与管理水平。加大教材选用审查力度,建立教材审核、备案和定期检查的常态化审查机制,确保教材选用规范。 按照“应选尽选”“应用尽用”的原则,确保马工程重点教材进课堂。每学期对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二、教学改革

(一)重视科教协同育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1、国家安全视阈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我校坚持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进一步聚焦国家安全学学科特色,积极探索国家安全视阈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将通识课与专业课融合,形成了国家安全课程建设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教材建设体系,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

2、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语言能力保障。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重构教学环节,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动综合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英语成绩优秀率保持高水准,育人效果取得新成效。

3、深化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开设多学科领域拔尖人才项目。设立大学英语创新实验班、公共外语创新实验班和涉外法治实验班,着力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以培养卓越的网络安全、人工智能高素质后备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优秀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青年人才“校研企”一体化培养模式;与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深入融合项目,双方通过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及联合国文件翻译工作坊、设立联合国语言人才培训体系(UNLPP)考试考点、组织中译“国青杯”联合国文件翻译大赛等方式,选拔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具备国际胜任力的人才。

(二)推进“四新”专业建设,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引领作用

科学布局“四新”专业。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2023年新增新工科“人工智能”专业和新文科“海外利益安全”专业,并于2024年开展两个专业首次招生,加强教学成果培育。注重教研教改等项目的凝练、总结和培育,近五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本科教育教学类奖项100余项。学校主动优化专业布局,升级优势专业、布局新兴专业,探索开展专业交叉融合建设的新实践。注重加强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4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在招生录取、本科教改等各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一流本科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稳中有升,录取调剂率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得到保障。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习评价体系

1、坚持推行小班化教学和精细化培养。严格控制本科班级规模,其中外语专业每个行政班20人左右,非外语专业每个行政班30人左右,保证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时间,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制定《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在本科一、二年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该制度,促进师生间深入交流,在课堂外带领学生进行延伸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3、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适当增加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严格执行《国际关系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和考试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各教学单位要引导教师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和方式,加大平时作业及测验、课堂表现、实践能力、期中考试等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

4、通过科研教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创新,积极推动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促进教与学、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部分 大力发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推动实践教学的切实开展

(一)完善实践课程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1、推进课程改革。打造系列高质量实践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建《坡上问道—新时代国关大讲堂》和《平视世界》系列讲座等国际关系实务类品牌课程;通过完善实验室设施、更新教材和实验器材等措施,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2、强化实习实训。积极构建校校协同、校企合作、走进社会的融合体系,建设高水平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举办联合国实习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门人才。省部级实践教学基地3个,包括: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基地与政治安全与治理专门人才培养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3个,包括:行为实验室、认知实验室和心理咨询室。

3、开展科技创新。指导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科技创新平台,成立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育人基地;认知智能安全工作室、“网数智”教研创新与实践工作室获评部级名师工作室。

4、加强教师培训。注重实践课程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二)加强指导过程管理,提高论文产出质量

1、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制定《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各院系依据本专业特色形成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规范管理。

2、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建设“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实现所有主辅修论文全程数字化管理。大部分院系已实施全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和审核查重全覆盖。2022届、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部通过教育部抽检。

3、积极推进实践性毕业论文(设计)。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升实践质量为导向,倡导学生开展实践性毕业论文(设计)。以2023-2024学年为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教师专业实践和科研课题的比例为14%,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为83.6%

(三)完善校企协同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积极拓展校外优质资源,与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有效解决了学生校外社会实践零散化和碎片化问题

国际关系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名单

序号

基地名称

成立年份

面向院系/专业

1

朝阳区法院

2014

法学

2

海淀区法院

2015

法学

3

京师律师事务所

2016

法学

4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

2017

法学

5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2017

法学

6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2018

法学

7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联络部

2018

法学

8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2018

法学

9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中心

2018

法学

10

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

2020

法学

11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

2020

法学

12

北京仲裁委员会办公室

2021

法学

13

广州仲裁委员会

2022

法学

14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22

法学

15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2022

法学

16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2023

法学

17

北京市盈科(海淀区)律师事务所

2023

法学

18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2023

法学

19

北京市锦天城(北京)律师事务所

2023

法学

20

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

2023

法学

21

鑫诺律师事务所

2024

法学

22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2011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3

北京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

2014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4

恒安嘉兴(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5

浙江报业集团北京分社

2023

传播学

26

中国美术报

2023

传播学

27

中宣部人权发展和交流中心

2024

传播学

28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

不限定专业

29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

2019

不限定专业

30

中钢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2017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学生双创能力

1、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在教务处和学生处分别设立创新和创业训练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和验收结项工作。指导学生使用“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33项(国家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0项、校级项目19项),结项19项(国家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11项)。

2、积极参与“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校际合作计划”。为加强与北京高校的合作,共同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校于2024年成功加入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校际合作计划,成为北京市33所加入该计划的高校之一,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优质平台。

(二)加强创新创业过程培养,促进专业教育融合

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核心任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创新创业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设置《创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专门课程;在课内外实践环节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开拓创新实践板块,构建创新学分转换体系。将指导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纳入教师聘期工作量,激发教师投入创新创业工作的热情。

2023-2024学年“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本科生立项107项,立项经费为31.15万。以科研项目为载体,通过与指导教师和科研团队的合作,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提升学生参与双创热情,拓展双创教育成效

1、学生参与双创积极性显著提升。使用新媒体手段积极宣传优秀创新创业案例,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创新创业项目。我校创新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累计培育36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既体现了学校学科特色,也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2、双创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荐学生参加“互联网+”“京彩大创”等创新创业比赛,获得多项荣誉。其中,我校创业项目“国安之声”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百强创业团队”称号,实现我校在创新创业国赛中的重大突破。在“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参赛团队荣获佳绩,30支队伍全部载誉而归,成绩斐然,闪耀出了属于国关学子的独特光彩。截至20249月,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1213人,本科生人数1916人,比例为:63.3%

第五部分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教书育人成效

我校聚焦培养目标,对由质量标准、制度体系、组织队伍、资源条件等构成的多维保障体系进行常态化的多方监控和多元评价,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一)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质量内涵建设

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实现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转变;从“专业教育”到“融通培养”提升,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从“定制培养”到“自主卓越”提质,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不断赋予质量标准新内涵,构建具有国关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二)加强标准建设,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反馈,持续完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建设、实习实践、考试考核、教师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各环节教学质量标准,严格教学运行和管理规范性,有力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持续修订完善《本科生手册》中多项管理规定,通过高质量管理服务育人。

(三)加强分级管理,完善教学制度体系

加强校院两级质量管理队伍建设,落实教学质量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各部门、各院系分工合力、权责清晰、执行有力的育人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以质保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OBE理念进入每位老师每门课堂,形成校院两级上下贯通的共治格局。现有校、院两级专职教学管理人员4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10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58.13%。学校依据自身定位与培养目标制订教学管理文件,包括《国际关系学院加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办法》《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细则》《国际关系学院教学事故等级界定及处理规定》等,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二、严格考核把关,多元评价推动改革

(一)严格考试全流程管理

考前开展多样化的考风考纪教育,加强对新生入学教育以及全校教师考试工作培训;考中启动教务处以及院系两级巡考机制,加强监考管理,加大不定时多轮次巡考力度;考后组织督导开展期末试卷的抽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推进考试信息化改革,推行标准化考场。综合使用考场技防设备,启用考试随机排座系统,线上视频监控加线下监考相结合,保证考场纪律。

(二)严格把牢育人出口关

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管理,落实全员规范性审核和查重制度。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全过程管理。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落实学士学位管理办法,健全学士学位管理制度,严格学士学位标准和授权管理,严把学位授予关。

(三)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推进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改革,建立能力与知识并重的考核体系。不断拓展考核方式,推广“雨课堂”即时评测,推行“半开卷”“开卷加闭卷”等高阶能力评价手段。注重学习中的学情检测与反馈机制建设,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三、完善内部质量评估制度,积极接受外部评估

依托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质量监控,实行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质量保障队伍建设,落实《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组建教学督导团队,目前共有校级督导11人,进一步规范教学督导工作,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强化教学质量评估。督导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重要改革建议,定期举办本科教学督导工作会议,相关意见及时通报各院系,督促完善整改。学校建立了教师、学生、管理干部、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同行学习式/评价式听课制度等健全的质量监督机制。学校积极接受外部评估,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包括:2016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育审核评估工作,并顺利完成了相关整改工作;2024年全面启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建立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测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按要求及时参加并通过教育部毕业论文(设计)抽检;每年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及时完成“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填报,客观反映学校的实际办学状况,为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有效的监测。

四、健全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完善质量闭环管理

(一)不断健全评教评学机制

按照“学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强化关注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发挥教学名师、优质课程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学交流。将教学质量评价各种统计数据及时反馈院系,调动基层教学组织开展有效教研活动,协助查找问题,形成“管理—运行—分析—服务”的全链条闭环,通过闭环质量监控机制,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二)通过质量建设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以“外语+”“专业+”和创新实验班等模式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教学建设,开展以美国研究、日本研究、非洲研究为主,兼顾其他重要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探索;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开展阿拉伯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教学,形成“校研企一体化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优秀案例。

五、筑牢质量理念,以“五自”质量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将质量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在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之间,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形成统一共识,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广泛宣传质量文化,明确各教学环节的责任主体,形成提升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与良好氛围,实现本科教育教学由质量规制向质量文化建设的转变。

(二)完善教学督导制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修订督导管理规定,形成了全校统筹、统一组织、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稳步推进的教学督导工作格局,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采用综合督导、常规督导、专项督导、随机督导、跟踪督导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开展面向教师、学生和教管人员的督促引导工作。

(三)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强化教育教学能力

组织全校范围的“明道日新”“青椒沙龙”等专题培训;开展各类教学比赛,选树教书育人先进典型,促进师德师风和教学科研能力同建设、共提升。引导教师践行先进教育理念,以科技赋能教学革命,积极投身本科专业、课程、教材、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本学年获得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20余项。

六、完善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发布年度质量报告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每年11月完成上一学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并按规定在校园网站及时公布,方便师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等及时了解本科教学动态信息,接受全校师生和社会监督。

第六部分 学生学习效果

一、依托学科竞赛,加强学风建设

我校鼓励职能部门及各院系主办、承办或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参赛面广、影响力大的高水平学科竞赛,给予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依托学科竞赛,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级第二档次奖;在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营销业经营模拟竞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最高奖;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流通业经营模拟竞赛、中国第二十二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等比赛中获国家级第二档次奖;在北京市2024年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系列赛事(写作)、2023高教社杯本科高校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北京赛区)等比赛中获省部级一等奖。

2014 年以来,我校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重构教学环节,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动综合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育人效果取得新成效。以2024年为例,我校英语专业四级实现了通过率、优秀率“双高”,全校本科生通过率为89.8%,优秀率为12.6%(优秀学生共计56人次)。英语专业的专业八级通过率为84.13%,高于全国同类外语院校12.32%。全校本科生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为66.1%。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为学校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所需的语言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创新教育模式,丰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2024年,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教育,在继承和巩固原有特色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为统领,分年级开展职业引导和求职辅导,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丰富就业教育内涵、形式和内容,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力大赛,对参赛的近50位同学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累计为700余人开展一对一咨询或指导,为超过95%毕业生提供政策答疑;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品牌发展、辅导体系、实习实践、队伍建设、校企互动等方面得到较大的推动和提升。

三、用人单位满意度

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457人,学位授予数457人。截至831日,就业落实率90.15%。其中,国内外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共208人,占比45.51%;落实就业去向的202人,占比44.64%;另有45人暂未落实去向,占比9.85%,原因基本为准备二次考研或考公务员。


单位

毕业生人数

升学(含境内外)

就业

自主创业

待就业

升学率

去向落实率(含升学、就业和自主创业)

国际政治

64

30

26

0

8

46.88%

87.50%

传播学

62

30

27

0

5

48.39%

91.94%

行政管理

56

27

19

0

10

48.21%

82.1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7

10

5

0

2

58.82%

88.23%

网络空间安全

39

17

19

0

3

43.59%

92.30%

国际经济与贸易

63

24

34

2

3

38.10%

95.24%

法学

61

23

32

0

6

37.70%

90.16%

英语

53

28

22

0

3

52.83%

94.34%

日语

22

8

11

0

3

36.36%

86.36%

法语

20

10

8

0

2

50.00%

90.00%

合计

457

208

202

2

45

45.51%

90.15%


根据我校对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电话及网络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服务和保障工作表示满意,认为学校校园招聘服务水平“非常高”和“较高”为95.79%,认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非常高”和“较高”为95.05%。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认可度高,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整体就业竞争力强,认为我校的专业教学、外语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契合度较高,我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较高。

根据对毕业生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已有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中,97.75%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满意,其中85.04%的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12.71%的毕业生基本满意;1.96%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感到不满意。

第七部分  特色发展

一、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一)大力推进在线优质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

主要包括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和私播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在慕课(MOOC)方面,我校目前累计建设优质在线课程24门,其中《解码国家安全》等11门课程首批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累计社会选课100余万人次;我校全英文授课的自建慕课《西方文明史》在学堂在线、学习强国、智慧树和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吸引了包括欧美和亚非拉各国在内的13万人在线学习,赢得广泛赞誉。在私播课(SPOC)方面,学校组织外语学院英语系全力投入英语课程建设,实行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实现了优质师资共享,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顺应现代教学趋势,推进智慧教室建设

我校相继建设了若干教学支持系统,包括创建电子班牌管理系统,支持课表发布和实时查阅,便于排课、自习和学生活动安排;开通无线投屏系统,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展现不同教学界面,满足雨课堂等在线平台应用、课程互动及作业点评等场景需要;实现直播录播功能,满足线上听课和督课需要。我校建设有智慧教室、同传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均配置安装了智慧黑板、智慧白板、电子触屏等智能化教学平台,提升远程直播互动沉浸式教室建设水平,建设和引进的优质共享课程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屏互动方式,实现“在线学习”和“见面讨论课”的混合式教学。沉浸式教室建成以来,作为直播主会场,已完成《解码国家安全》《艺术与审美》《形势与政策》等多门课程的直播教学活动,课堂体验效果良好。

二、编写特色优质教材,服务社会行业需求

学校积极支持教材立项建设。制定《国际关系学院教材管理办法》,在校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中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编写相关教材。2020年以来,我校共立项教材建设与创新教改项目6项。坚持服务社会行业需求,尤其是在国家安全教育领域独树一帜,毕雁英教授主编的《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教材四册)在香港出版并投入使用,刘跃进教授主编的《国家安全学》、李文良教授主编的《国家安全管理学》被七百余所高校作为国家安全教育在线系列课程教材广泛使用。

三、找准科研集中发力目标方向,以科研促教学迈上新台阶

持续加强科研精细化管理,加大科研服务保障力度,推进科研成果持续转化为教学资源,提升科研反哺教学;将专任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纳入了聘期工作量考核,加大对师生合作科研的奖励激励力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23-2024学年,学校获得“前沿科技专项”计划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管部课题3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1项,北京社科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经费共4245.85万:签订横向项目合同15项,获得经费232.8万。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方面,学校在2023-2024学年批准教师立项共82项,批准经费为302.85万(其中课题研究项目65项,立项经费247.5万;出版资助项目9项,立项经费55.35万)。在科研成果方面2023-2024学年我校教师出版学术专著13部,学术编著1部,学术译著1部,教材1部,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共48篇。这些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2024学年,《国际安全研究》“安全理论”专栏入选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名单,并成为国家安全学领域唯一入选期刊;在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期刊分学科排名中,《国际安全研究》2023年度刊发论文共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16篇,转载率和综合指数均位居政治学期刊首位;在中国知网发布的分学科2023年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情况中,《国际安全研究》复合影响因子位居世界政治学科第2位,影响力指数位列学科第5位,使《国际安全研究》在进入三大核心期刊目录之后仍能够保持既有势头,继续沿着“专业化、精准化、独特性、新颖性”的方向发展。这一战略重点不仅加强了该杂志在学术界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它致力于为不断发展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的作用。《国际安全研究》英文刊同样持续加强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扩大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对外传播渠道。

2023-2024学年,学校组织召开了《国际安全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特刊暨《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年度报告(2023)》发布研讨会、第十四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国际关系女学人论坛暨“国际安全研究:新议题与新挑战”学术研讨会、国家安全研究学术共同体2024年会暨“新安全格局与区域合作发展”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给全院师生提供了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学校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建设。

第八部分 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2024学年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一流大学相比,对照高水平大学和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质量保障体系系统性和协同机制还需加强

一是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多方监控评估之间的有效衔接还有待加强;二是质量保障体系持续反馈机制建设有待提升,质量监测信息对教学质量改进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对院系、专业和教师的质量监督评价、问责机制还未形成制度保障。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尚且不足

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深度不够,在结合专业教学进行思政教育元素发掘、资源整合以及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思政育人能力有待加强;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尚不完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共建开展有限。

(三)课程体系对专业培养特色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课程体系改革特色不够突出,在结构和内涵方面需进一步优化。通识必修课程的目标设定与专业建设的匹配度需进一步增强,对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选修课程模块在结构和分量上还有调整空间,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

(四)落实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研反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能力上仍存在不足

在教师之间科研意识和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科研反哺教学的基础不均衡;部分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科研反哺教学的实践不够充分;学生对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够高,影响科研反哺教学的效率;在涉及国家战略重大基础性研究、跟踪性研究和目标性研究体系建设仍需努力。

(五)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匹配度不够

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比较欠缺,加之三年疫情使学生参加此类校外活动的机会减少,进入社会锻炼的途径不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转型,新兴行业不断涌现,导致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教育教学体系调整的节奏有一定的滞后性。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61310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信

Bilibili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