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大事记大事记
国际关系学院2014年12月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7日 06:38编辑:来源:点击:(161)
综合要闻
12月5日,我校组织召开中层干部“依法治国”精神学习会。全体校领导和中层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法律系李汉军、肖君拥、马民革三位教授,分别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国际关系学院章程》的制定完善、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实践三个角度对依法治国进行了深入全面解读。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尹钊、我校师德先进个人李胜强两位老师,从依法治校道德建设的角度分享了自身在教学育人过程中的体会。党委宣传部、法律系联合举办了“依法治国”主题宣讲会。法律系学生张晓鸥、游远方表演了相声《雷锋style》,2014年全国十大“最美基层法官”、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法庭刘黎法官作了先进事迹报告。法律系学生辩论队进行了迷你辩论赛,辩题是“依法治国重在加强执法还是加强立法”。刘慧书记作了题为《贯彻习总书记在四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以法治精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专题报告,就如何结合校情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提出了具体要求。陶坚校长强调了依法治校在推动学校长远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田禾副书记传达了中央和上级机关有关纪检工作的文件精神,介绍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特点。
12月6日,国际经济系举行了庆祝建系30周年系列活动。上午,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了校友座谈会,陶坚校长、王如柏总会计师、人事处刘平杰处长等参加座谈。下午,国经拍卖会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行,多名校友应邀参加。
12月18日上午,第八届首都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陶坚校长、教务处许可处长应邀参加。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十所首都特色行业院校领导参加论坛。陶坚校长就论坛主题 “教育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发言,重点论述了精英教育、小而精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等问题。
12月18日上午,我校2014年计财工作会在办公楼五层大会议室召开。王如柏总会计师、各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计划财务处刘晓云处长主持会议。刘晓云处长对我校2014年1月至11月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总体情况进行汇报。王如柏总会计师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在今后工作中要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对各部门编制2015年执行预算工作提出“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合理安排,强化责任”的要求。
12月24日下午,国际政治系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建系30周年座谈会。陶坚校长、田禾副书记、李家兴副校长、孙志明副校长、吴慧副校长、王如柏总会计师等校领导,耿庄、刘汉鹏、陈文波、付淑琴等离退休老同志,在国政系工作过的领导、老师和部分教辅管理部门领导应邀出席座谈会。外交部新闻司秦刚司长、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楚树龙副所长、外交学院王帆副院长等知名系友代表应邀与会。林宏宇主任致开幕辞,简略回顾了国际政治系的发展历程。陶坚校长作总结发言,指出国际政治系作为我校的特色系、品牌系,对我校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12月29日下午,我校第四次党代会预备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召开。全体党代会代表参加会议,陶坚校长主持会议。刘慧书记介绍了我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要意义,并对大会筹备工作情况、大会党代表产生情况、“两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产生情况、“两委”工作报告起草情况、开好大会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田禾副书记作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经全体代表表决,会议一致通过第四次党代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关于代表资格审查情况的报告、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秘书长名单、大会议程、提案提议制实施方案和提案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预备会议结束后,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大会日程、大会执行主席分组名单、大会副秘书长名单,确定了列席人员名单等。
12月29日,我校建校65周年校史展在学术交流中心310室顺利开展。本次展览是我校6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校史回眸、学校概况、学科师资、办学特色、科学研究、办学条件和大事记等板块,共计40余块展板和8个实物展柜。
12月30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隆重开幕。上级主管领导、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组织处处长李丽辉、我校原党委书记屈忠、原院长戴守英、离退休教师代表杨家祚教授、陈筱卿教授出席会议,部分处级领导干部及离退休党员代表列席会议。会议由田禾同志主持。陶坚校长致开幕辞,指出本次大会是在我校深入谋划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希望全体代表认真履行代表神圣职责,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建言献策。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发表讲话,高度肯定了我校过去五年教育办学发展取得的各项成绩,对即将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党委班子提出希望。刘慧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三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学校过去五年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大会以书面形式下发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稿)》和《关于国际关系学院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的报告(草案)》。与会代表展开分组讨论,对党委、纪委工作报告及有关文件进行审议,并酝酿了党委、纪委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
12月3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大会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行。会议由田禾同志主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出席。大会首先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党委、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单以及监票人、总监票人名单,并宣布计票人名单。在总监票人姬小工同志主持下,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举行,陶坚校长主持。田禾同志宣布新一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当选结果。刘慧同志等10人当选新一届党委委员,田禾同志等7人当选新一届纪委委员。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党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田禾同志作了关于提案征集情况的报告。刘慧同志致闭幕辞,她指出大会全面总结了学校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任务和措施。
12月3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选举产生的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监票人名单,并宣布计票人名单。经选举,田禾同志当选为我校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赵文经同志当选为我校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12月3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选举产生的第四届党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办法》、监票人名单,并宣布计票人名单。经选举,刘慧同志当选为我校第四届党委书记,陶坚和田禾同志当选为我校第四届党委副书记。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国际关系学院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结果。
教学科研
12月3日晚,第二期“大国关系研究方法讲习班”结业式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陶坚校长出席结业式,并为讲习班优秀学员颁发结业证与奖品。本期讲习班从10月22日开班,先后进行了7讲,深入阐释了大国关系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与培训效果。经过一个多月的讲习研修,通过考勤、作业等环节,最后有76位学员获得结业资格,其中17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
12月5日,由我校外语学院非洲研究所和《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非合作的新拓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办。刘慧书记向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所刘鸿武所长等6位国内非洲学界知名专家颁发了“特约研究员”聘书,郭惠民副校长为研讨会致辞。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的20余名专家,就中非“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与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之新思路等四个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12月12日,由我校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主办,中国招标采购研究与教学实践基地承办的政府采购与招投标案例分析研讨会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来自财政部、发改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招标代理行业知名企业、高校和新闻媒体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兄弟院校从事相关学习研究的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刘慧书记和政府采购专业方向的师生出席会议。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赵勇副所长主持会议。刘慧书记致开幕辞。本次会议共安排了五个案例,由各位专家从法律、政策以及理论的角度对案例进行深入解读。
12月20日上午,《国际安全研究》期刊首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举行。《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委员、校内编委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李家兴副校长主持。刘慧书记致辞,表示办好《国际安全研究》必须要依托专家的力量和社会的支持。谭秀英主编向编委会作工作汇报,对杂志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家兴副校长指出,《国际安全研究》的改版为国际关系学院教学科研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与会编委会成员对于杂志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就国际安全研究理论创新和议题深化提出了相关建议。陶坚校长指出,今后要凝聚各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打造学术共同体,实现《国际安全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12月21日,《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在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了2015年国际安全研究选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李家兴副校长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谭秀英主编作了《国际安全研究》转型与发展工作汇报。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自己的2015年选题分别进行了介绍。
12月27日-28日,我校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圆满完成,共有439名考生在我校考点参加考试。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校考试组织工作周密严谨、考风考纪严明、考场秩序井然。
对外交流
12月1日,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经济学部罗欢镇教授、学务部研究科长龙泽和大来访我校。陶坚校长会见来宾,对外交流合作处、外语学院日语系负责人陪同。双方介绍了各自院校情况,表达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日方来宾还与我校日语专业学生见面并进行了宣讲,对给予我校学生免试推荐进入东京经济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东京经济大学成立于1900年,是一所以管理、经济、金融为主的私立大学,设有经济学院、经营学院、交流学院、现代法学院等。
12月4日,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陶文治先生(Dr. Martin Thuemmel)到我校进行交流访问。国际政治系林宏宇主任、对外交流合作处负责人会见了陶文治先生。双方就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进行沟通和探讨。陶文治先生希望我校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能和相关驻华使领馆加强交流和合作。
12月9日上午,美国埃默里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Sita Ranchod-Nilsson博士、埃默里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Clifton Crais教授等一行四人到访我校,与外语学院非洲研究所主要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外语学院冯颖副院长主持会谈,对外交流合作处祁洪彬副处长、英语系王文华主任、法语系郑鸣主任、国际政治系王辉副教授等参加了会谈。双方相互介绍了开展非洲研究的状况,并就涉非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教师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美国埃默里大学创校于1836年,是位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学。该校非洲研究所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非洲研究机构之一。
团学工作
12月3日,由教务处、国际政治系主办,国际政治系学生分会、国际问题研讨会承办的我校第二十四届新生国际知识竞赛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办。陶坚校长、田禾副书记、人事处刘平杰处长、国际政治系林宏宇主任、郝敏副主任、学生处陈斌副处长等观看比赛。外交部新闻司发布处高飞副处长、北京大学法学院郭雳副院长、教务处许可处长担任评委。比赛共分为“崭露头角”、“筚路蓝缕”、“群雄逐鹿”、“人生如梦”四个部分。最后,国际政治系代表队获得一等奖,法律系、文化与传播系、公共管理系获得二等奖,外语学院一队、外语学院二队、信息科技系、国际经济系获得三等奖。文化与传播系张博群同学凭借“模拟发言人”环节的精彩表现获得了“最佳风采奖”。陶坚校长致闭幕词,高度赞扬了本届比赛的筹办工作,祝愿此项赛事越办越好。
12月3日,2015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在学术交流中心西厅举办。大公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新东方等十余家企业参会,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了我校数百名应届毕业生前来参加。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老师到招聘现场了解到场企业和毕业生应聘情况,并解答了相关问题。
12月10日下午,2014-2015学年度国际关系学院精诚团校开班仪式暨团校首场专题讲座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行。团市委杨海滨副书记、校党委田禾副书记、校团委吴启春书记及各院(系、部)团总支书记出席活动。精诚团校全体学员以及来自各团学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开班仪式,校团委余甚蓝老师主持会议。 田禾副书记在开班致辞中对团校校训“ 知时知势、至精至诚”进行了诠释,校团委吴启春书记介绍了团校工作情况。田禾副书记为团校学员授校旗,团市委杨海滨副书记为团校导师颁发聘书,并作题为《人生拍卖会》的讲座。
12月13日,由校团委和外语学院主办、英语爱好者协会承办、社联协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日报“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北京赛区决赛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行。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等20所首都高校的32名选手参加比赛。我校英语系王文华主任、外教James Yongue博士受邀担任评委。比赛分为三个部分:已备演讲、即席演讲和现场问答。我校2013级创新实验班杨帆同学(国际经济系)和英语系2012级王思涵同学获得一、二等奖。
12月13日,由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会和(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主办、哈尔滨师范大学承办的2014年“卡西欧杯”全国法语演讲比赛总决赛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行。我校外语学院法语系2011级赵霆同学参加了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成绩。外语学院法语系郑鸣主任等老师现场观摩比赛。
12月22日,外语学院在教学楼304召开班主任工作座谈会。外语学院党总支李树刚书记、冯颖副院长、芮雪源副书记、法语系郑鸣主任、辅导员苗青、张洪红老师以及12名班主任出席会议。芮雪源副书记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以及《外语学院本科班主任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李树刚书记简要介绍了外语学院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讲 座
12月9日至23日,日本广岛市立大学国际学部栾竹民教授应邀来校,为我校外语学院师生作题为《从“角笔”看日本语史》、《何为语言学》、《日语词汇与日本社会》的3场系列讲座,从不同角度对日本语言学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12月11日、12日晚,美国凯特琳大学社会与亚洲研究中心巴德里那斯•饶教授举办了题为 “发展中国家对于民主政治的认知”和“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与印度各自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讲座。此次活动是国际政治系“建系三十周年学术活动”之一。
12月11日,由党委宣传部、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联合举办的《时政讲堂》讲座在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多功能厅举行。讲座邀请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达巍所长作题为“中美战略调整与当前中美关系热点问题”讲座。李家兴副校长、党委宣传部、离退休人员工作处领导以及60位离退休老同志参加讲座。
12月15日下午,由我校外语学院与法国驻华大使馆、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法国文学专题讲座“虚构与现实”在教学楼319举办。演讲嘉宾为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龚古尔文学奖获得者让-克里斯托夫•吕芬(Jean-Christophe Rufin)先生。外语学院法语系多名教师以及各年级同学参加讲座。
12月17日晚,由校团委和新华社国际多媒体采编中心主办的讲座《直面“伊斯兰国”——打击IS以及当今美国的反恐困境》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放映厅举办。讲座邀请到新华社高级记者辛俭强和我校国际政治系罗英杰副教授作为嘉宾。新华社国际部陈贽副主任、国际多媒体采编中心黄恒副主任、我校孙志明副校长、学生处陈斌副处长、校团委吴启春书记、精诚团校全体学员和国际政治系、文化与传播系学生代表出席讲座。辛俭强老师分析了IS组织近年来强势增长的原因。罗英杰老师从现实因素、历史因素以及外部力量三方面对IS出现的背景作了解析。辛俭强曾任新华社加沙分社、开罗分社首席记者,现任新华社国际部评论室主任。
12月19日晚,由校研究生会主办,研究生会学术部承办的“国关·润贤”学术沙龙第五场之“国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应该这么做”学术讲座举行。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我校研究生导师翟崑担任主讲人,就研究生在撰写学术论文前需要注意的事项,学术论文的套路和规矩进行了深入介绍。
本期“大事记”系根据以下部门所提供素材编写:
党委行政办公室 对外交流合作处 党委宣传部
公共管理系 图书馆 纪检监察审计处
国际经济系 国际政治系 计划财务处 学生处
继续教育部 网络中心 研究生部 教务处